当初一个戏谑“单身狗”的营销造节创意,如今却成为了中国近几年来最大的电商购物节,人们的购买热情好似“年货大采购”,造成的快递压力则仿若“春运”。今年的“双十一”,天猫、苏宁继续喧闹,通过办晚会,做大show,吸引眼球,而京东与国美却从客户需求与商品价值入手,主打“理性消费”概念。
“娱乐”与“理性”,分庭抗礼?
自打“双十一”火了,各大电商便不惜大手笔投入,公关、广告,营销手段各显神通。今年的天猫与苏宁,一个办晚会,一个“造城”,明星、娱乐声势浩荡,广告铺天盖地;另一边则是,京东与国美,一个提倡“认真购物,买点好的”,一个发布“Smart Buy”秘笈,倡导理性消费理念。
作为“双十一”的发起者,天猫此次来势汹汹,不惜血本。
天猫延续了8年来的娱乐化概念,以互动为代表、直播为载体,继续大手笔造节,将消费娱乐化进行到底。
上周,形似国际时装周的8小时“即秀即买”潮流盛典,天猫请来了众多国内外大牌、150名国内外名模和明星现场走秀。在明星大牌IP的光环下,天猫赚足了眼球。
与此同时,苏宁也大搞娱乐噱头,玩穿越,主打“城惠玩”。苏宁以影视基地为实景搭建“笑倾城”,并请出杨洋和张天爱任城主。
虽然今年的天猫与苏宁继续主打娱乐概念,大手笔造节,但京东却摒弃了以往购物大趴的狂欢理念,在今年的“双十一”中打出了“理性消费”牌。从一组快递员献身的广告说起,京东以“认真购物,买点好的”为“双十一”主题,从品牌、商品和服务等多个角度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引导消费者拒绝冲动、理性购物。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对标京东的国美,竟然在今年“双十一”与京东“握手言和”,同样提出理性消费主张。11月1日,国美对外发布 “双十一 Smart Buy”秘笈,从商品、体验和服务三个不同维度,详解“双十一”商品、商家服务、购物环境,帮助消费者打通理性消费的任督二脉。
在零售业愈加重视线下体验的大背景下,国美今年加快了体验型门店的改造力度,大力发展了烘焙教室、VR、无人机以及网咖、电竞等项目的落地。通过真机实景的体验,以及娱乐、年轻化元素的植入,国美的线下门店改变了原有的刻板印象,实现消费者从线上到线下的引流。
合围之势尽显,谁是趋势?
天猫+苏宁vs京东+国美,这已经不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从节日营销策略分生出的两个派系。主打“理性消费”的京东和国美,已经对“娱乐”化的天猫和苏宁形成了合围的态势。是回归零售本质,挖掘真实需求,进行有效供给,还是淡化理性需求,通过造节渲染气氛,引导消费者“买买买”,只等消费者投票决定。
多年来,以“低价”、“五折”为关键词,“双十一”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在电商平台的宣传轰炸下,精致的广告、自带IP光环的明星,无不刺激着消费者“买买买”。但“狂欢”过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了更多的消费陷阱——“快递不给力”、“虚假折扣”、“爆款限量供”、“凑单数学题”等等,消费过程苦不堪言。况且,电商平台的各种高额营销广告支出,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买单。8年过去,每一个经历过电商节日的消费者早已成为网购“老司机”,知道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道理。
易观智库发布的报告指出,“双十一”经过八年的发展,消费者已不再对低价惟命是从,购物呈现出“重计划、重需求、重服务、重品牌和重价值”几个新特征。
消费已成经济发展的原生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消费升级快速发展,曾经的低价驱动已经明显落后,价格不再是消费者购物决策的最主要考量,他们更看重商品的价值、商家的服务以及在消费过程中的品质感受。
换句话说,消费者对商品背后的价值更走心了。在消费过程更加理性的背景下,对每一个商家都是更高的考验,从供应链体系的掌控能力,到终端的运维服务,“双十一”对于商家的考量,已经不仅仅停留于价格层面,更是一种综合服务能力的考验。营销再不是吸引消费者的大招,商品、服务、体验,消费者正在追求更大的价值。
是时候,由消费需求倒逼零售企业改革了。
稳了!魔兽国服回归的3条重磅消息!官宣时间再确认!
昨天有一位朋友在大神群里分享,自己亚服账号被封号之后居然弹出了国服的封号信息对话框。
这里面让他访问的是一个国服的战网网址,com.cn和后面的zh都非常明白地表明这就是国服战网。
而他在复制这个网址并且进行登录之后,确实是网易的网址,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停服之后国服发布的暴雪游戏产品运营到期开放退款的说明。这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因为以前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突然提示跳转到国服战网的网址,是不是说明了简体中文客户端已经开始进行更新了呢?